30 万,除了卖信仰还有啥?

2023-04-25 13:24:00 来源:大家车言论

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买了一辆傲虎。对我来说,喜欢某一样东西,不需要被别人理解。但我愿意分享一些我认为是好的东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N 年前……

翻开杂志,那是一张跨页的大照片。一部蓝色赛车,在乱石路上拉出一阵浓烟,仿佛是一颗蓝色的彗星拖着彗尾飞奔而来。

而更加震撼的是下一页。

发动机舱里面躺着一个圣斗士胸甲般的中冷器,通向老树盘根一样的进气歧管,伸向了像把厚重的法典翻开了 180 度一样的发动机。

那个十三岁的少年,瞬间就记住这非同凡响的引擎舱,和一个叫 " 富士 " 的品牌。

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我买了一辆翼豹,改到了 400 匹。在电动车大行其道的今天,我仍然觉得斯巴鲁的水平对置发动机,是力与美的代表作。我仍然痴迷于翼豹充满机械质感的极限拉扯。

这发动机,把对称的标签,牢牢地凿在斯巴鲁的基因里。

世界上充满着对称。人是左右对称的,鱼(除了比目鱼)是左右对称的,筷子要成双,有阴必有阳,对称的,就是平衡的。

斯巴鲁,就是对称大师。纵置的水平对置发动机自然是对称的,活塞运动方向也是镜像双胞胎一样对着冲。

甚至内饰,都由一条中轴线,把中控台一分为二。背后原因令人暖心。

因为斯巴鲁这个品牌,诞生于右舵行驶的日本,却在左舵的北美市场打得火热。户外运动爱好者,可喜欢斯巴鲁的车了,斯巴鲁在北美与其说是汽车品牌,不如说是一个户外品牌。于是工程师们干脆就把内饰做得对称,这样左右舵车型就有更多设计可以共用了。

无心插柳之下,对称治好了大家的强迫症,顺便还省了几个设计师。

咦?斯巴鲁不是没有设计师吗?不,只是比起 " 观感设计 ",斯巴鲁的设计师更愿意做 " 功能设计 " 而已。

斯巴鲁一向都坚持一套实而不华的设计哲学。

举个例子好了。你们有没有发现,斯巴鲁车子的后视镜,都是像一对招风耳一样,扁扁的,没有 " 破风 " 的设计,为什么?你们把后视镜折起来就知道了。

每一辆斯巴鲁的车,后视镜折叠后的最大宽度,一定和车身最大宽度是同宽的。这样设计,车身的收纳和狭窄位置通过性就会很好。

再举一个傲虎的例子。一般旅行车的行李架,是纵向的两根负重杆,它们跟着车顶纵梁的走势,承重性能一流。但当我们运送长条物品的时候(例如自行车和滑雪板),还有加装顶账时,需要的是两根横向的杆来固定。

傲虎就把车顶行李架设计成可旋转活动的,一般状态下是纵向的,也可以旋转 90 度后,切换成两根横向的承重支架。——很简单,但也很实用,这就是斯巴鲁的 " 设计 "。

肘击自动回弹的遮物帘、ISOFIX 的覆盖皮翻下来,可以做垫子防止安全座椅划伤座椅皮层……

斯巴鲁的设计风格是内敛和耿直的,确实不太注重卖相,但处处从实用出发,像极了不善言辞的直男的浪漫。

虽然从一个爆改翼豹车主嘴里说出来不是很有说服力,斯巴鲁是诚心和人过日子的。

相比起功能卖点的酷炫,更在意在实际场景下是不是够好用。

每一代 EyeSight 都在扎扎实实地进步。双目摄像头看得更远更宽,识别准确度更高就不在话下了,ACC 的提速力度都可以自己选择。

很简单且很实用的功能,为什么很多标榜 " 智能驾驶 " 的车,却做得不如这个 " 老古董 " 好呢?

傲虎的发动机和变速箱,也是 TM 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地,只在乎实效,把数据都丢到九霄云外。搞营销的挠破头,但车主却绝对该拍手称快。

首先,这代 FB25 发动机终于改用了缸内直喷(不是 FA20/FA24 那套从丰田拿来混合喷射)。理论上输出是有所提升才对。

然而它为了适应国情,适配 92 号的汽油,最大功率往下掉了几千瓦,这就给人 " 负升级 " 的感觉。

开下来,体感动力和之前相比没什么区别。但直喷确实让油耗更加得体了,再加上 CVT 变速箱的传动效率 / 锁止率 / 传动比的优化,比没升级直喷之前省了大约 10%。

再算上可以用 92 号汽油,燃费相比以前直接八折。

是的。傲虎,乃至所有斯巴鲁的车,就是这么浑身充斥着理工男思维,它只擅长解决问题,不擅长包装过程和答案。

这样的风格,的确会劝退很多喜欢车子要豪华、酷炫、猛、键盘值拉满的朋友。

但它会吸引住同样用理工男思维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。不然怎么说斯巴鲁是 " 同性交友神器 " 呢?

你喜欢的车,往往和你自己很像。因为最喜欢你的人,一定是你自己。

打开手机。一辆越野风格的跨界车,威风凛凛地屹立在营地,仿佛是孤傲的虎王在睥睨众生。但它却任由周围的小孩上蹿下跳。

那个向往速度的少年,有软肋了。

迟早你们会明白,心心相印的默契,胜过肉体感官的刺激。

2023/4/25

玩车体验——斯巴鲁 傲虎

by 曾颖卓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